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遠離蚊蟲叮咬,這些事情你應該知道

發表時間:2018-04-26 10:16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關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在線訪談節目。我是主持人葉飄。春天到了,氣溫回暖,蚊子也多了。我們特別邀請到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曾曉芃、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所研究員劉起勇,來和大家聊聊蚊子的話題,并解答網友的問題。歡迎二位專家!




[主持人:]近來網友對蚊子的關注度非常高尤其是“網紅”花蚊子,被叮之后會特別癢、紅腫,蚊子叮咬可能傳播什么疾病呢?最創建的蚊傳染病有哪些?



[曾曉芃:]確實是這樣,隨著氣溫的上升,大家被蚊蟲叮咬的機會越來越多。事實上,在我們國家城市里面主要有兩種蚊子,一種是庫蚊,在北方主要是淡色庫蚊,在南方是致倦庫蚊,這是城市里最常見的蚊子。事實上這幾年還有一種特別值得我們關注的蚊子,即伊蚊,其中白紋伊蚊,老百姓也叫花蚊子,這幾年在城市里的密度和構成比也在逐漸上升。所以很多老百姓會反映,夏天被蚊子叮咬,甚至白天也被蚊子叮咬,叮咬以后包很大,反應也很大,是什么原因?事實上這跟城市里面這種白紋伊蚊的構成比在增多是有關系的。 我想,白紋伊蚊有下面幾個特點: 第一,白紋伊蚊是白天叮咬人的,白紋伊蚊身上有花斑,跟淡色庫蚊、致倦庫蚊有點不一樣,這可以很容易區別的。 第二,在所有的蚊種里,白紋伊蚊對人的攻擊力是最強的,它也有個名字叫亞洲虎蚊,用老百姓的話講它是追著人咬,如果身旁有白紋伊蚊的時候,它會追著人咬,所以它的攻擊力非常強,叮咬以后起的包也非常大,我們的反應也非常強烈,所以從叮咬的角度,它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 第三,白紋伊蚊是屬于容器型蚊種,它主要在各種容器里,像花盆、輪胎、樹洞、竹筒等里面一些比較干凈的水中孳生。 第四,這幾年我們特別關注白紋伊蚊是因為它能傳播很多疾病,包括我們所熟知的登革熱,這幾年輸入的黃熱病,以及基孔肯雅熱、寨卡病毒病等等,都是由白紋伊蚊進行傳播的。在夏天,這些蚊子除了叮咬人以外,還能夠傳播一些疾病,所以我們確實有必要在夏天做好防蚊的工作。 [ 2018-04-18 10:50:14.0 ]



[ 主持人:]劉主任可以介紹一下最常見的蚊蟲傳染病有哪些嗎?



[劉起勇:]蚊蟲傳染病非常多,最常見的、危害也比較嚴重的主要是瘧疾,瘧疾是由按蚊傳播的,它現在造成全球每年大約有70萬人死亡,有數千萬重癥病人。 我們國家的按蚊傳播疾病主要是瘧疾,現在非常好的一個消息就是中國已經基本消除瘧疾,已經達到了瘧疾消除的指標。但是,每年輸入的病例還有幾千例,所以對于我們當地的繼發感染風險還是蠻高的。特別是很多人出去旅游或者工作,到東南亞、非洲、南美等一些瘧疾流行地區,很容易被感染,我們建議這些人群出去旅行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防護。 本地另外一種蚊傳疾病還有乙腦,乙腦是非常嚴重,有的甚至可以造成死亡癱瘓。這種疾病我們控制得非常好,除了治療以外還有疫苗,屬于免疫規劃疫苗,要求全人群接種,特別是新生兒要按期接種,這樣防止被感染以后發病。當然,滅蚊防病的重要性還是很大的。 我們國家第三種蚊傳疾病主要是登革熱。登革熱盡管在我們國家不是一個當地的傳染病,但它是每年都會輸入到我們國家,然后再造成當地的傳播,這就是因為我們國家有大部分地區都存在著白紋伊蚊或者埃及伊蚊,這兩種蚊子可以傳播登革熱。特別是在我國南方的東南沿海及云南等地,發病的風險比較高。中國有紀錄以來最北的一次小暴發是2017年在山東,目前在山東以北還沒有發現當地的傳播,但是每年都有大量的輸入病例。 最近幾年我們還會經常聽到一些很稀奇的病的名字,比如寨卡病毒病、基孔肯雅熱、黃熱病,除了基孔肯雅熱在我國南方曾經造成過輸入病例引起當地暴發以外,在大部分地區都還沒有這種傳染病暴發的記錄?,F在仍然是有一種風險,因為我們知道,白紋伊蚊的分布非常廣,它也可以傳播基孔肯雅熱。 另外就是黃熱病和寨卡病毒病,寨卡病毒病病毒病和黃熱病這兩種病例最近幾年都有輸入,輸入以后造成很大恐慌,但是因為我們國家用針對登革熱的防控技術和手段對付這兩種疾病,非常幸運也非常驕傲的就是,我們的防控效果非常好,沒有造成當地人傳播、流行。 [ 2018-04-18 10:50:52.0 ]



[主持人:]您剛才說了那么多蚊子,它們有什么吸血特性?比如我們常見的,有時候會問是不是偏好什么血型?



[曾曉芃:]事實上,蚊子種類非常多,蚊子中有偏好人血的種類,也有偏好動物血的種類,有的蚊子人和動物的血都兼吸,蚊子應該說對吸血是有偏好的。當然在城市里面,在我們居住的環境里碰到的蚊子主要是嗜人血的蚊子。 大家可能要知道一個常識,就是吸人血的蚊子都是雌蚊,它吸血主要是為了繁殖的需要,雄蚊一般是不吸血的。民間有一句話叫做“秋后的蚊子嘴開花”,雄蚊和雌蚊我們是肉眼能分出來的,一個蚊子趴墻上的時候,如果頭上有兩個羽毛狀的,那是雄蚊,它是不吸血的。雌蚊就不同,大家可能只能見到頭部一根針狀物,老百姓以為秋天蚊子的形態發生了變化,實際上是氣溫降低后使雄蚊進入室內了。大家一直在好奇,實際上科學家也在好奇為什么有的人吸引蚊子,有的人不吸引,當然有各種說法,有血型說、血甜說、性別說等等。事實上,關于為什么有的人招蚊子、有的人不招蚊子,是通過什么原因使蚊子找到它的吸血目標,現在比較公認的有幾點。 第一,最主要的是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人呼出二氧化碳多的話,對蚊子的吸引力就比較強。當然現在也有一些產品和工具就利用它這個特點做成二氧化碳引誘器。 第二,跟人的新陳代謝有關系,新陳代謝率比較快的人是容易招蚊子的,包括出汗比較多,汗液里可能有一些特殊的氣味,包括它產生的乳酸,對蚊子是有吸引力的。 第三,一些特殊的生理時期,比如孕婦,也會對蚊子產生一些吸引力。再有是幼兒,因為皮膚比較嬌嫩,也處于特殊的發育時期,容易招致蚊子的攻擊。 第四,有一些蚊子對顏色有偏愛,比如對深色比較偏愛,比如穿黑衣服的人容易招蚊子。最典型的是白紋伊蚊,它就比較喜歡黑顏色,它比較喜歡到黑的地方去,比如我們經常說的輪胎里面,基本上在檢查輪胎的時候都能發現花蚊子的蹤影。 總之,現在沒有一個科學的論斷證明是A型血、B型血或者某一類血型更吸引蚊子,沒有一個科學的依據。但是我們想,蚊子對某些人比較感興趣,可能是綜合因素在起作用,人散發的某些氣味對蚊子有特殊的吸引力,不同的個體存在差異,造成有的人招蚊子,有的人不招蚊子的情況。



[主持人:]剛才說了不同的蚊子,怎么滅蚊呢?是不是主要要使用殺蟲劑?



[劉起勇:]其實最主要的辦法是我們要把蚊蟲的孳生地管理好。我們知道,蚊蟲一生有四個階段,能飛的蚊子是成蚊,它產了卵,卵變成幼蟲,幼蟲再經過一段時間變成蛹,蛹再羽化變成成蚊,又能飛了。其中從卵到蛹這三個階段都是在水里面,也就是說,蚊子離開水是無法生存的?,F在我們很清楚,只要把水管理好,基本上就可以控制蚊蟲的數量。管好水怎么管呢?對付蚊子,我們知道,因為不同的蚊子喜歡的水體不一樣,比如淡色庫蚊、致倦庫蚊,這種家里的蚊子主要是生長在比較臟的比較大的水體里。像黑白花的伊蚊,比較喜歡在非常干凈的小型的水體里孳生,比如剛下完雨的水洼,一個瓶蓋、一個雞蛋殼或者快餐盒接的水里就很容易孳生伊蚊。還有一種是傳播瘧疾的按蚊,主要在大型的、比較干凈的水體里,而且往往水里有水草,在這種環境中孳生。 對于居家來講,如果我們在城市環境里,很容易對付蚊蟲,就是我們把自己家里屋里屋外、房前屋后和小型的可能會產生積水的垃圾清理干凈,水體清理掉或者把容器倒置,不能清理的水進行封閉、加蓋,防止蚊蟲產卵,也就防止蚊蟲的孳生,這是比較治本的一個方法。 除此之外,蚊蟲畢竟有時候還會有一定孳生,孳生出來以后就會危害我們,現在我們提倡要早防,在居家中一般要做好防護,把門、窗加上紗門紗窗來進行防護。有必要的話我們要使用蚊帳,這是比較好的一種方式,特別是家里有小孩兒和老人的,甚至有病人時,蚊帳是一個比較好的保護。



[劉起勇:]除了防以外,一旦有了蚊子,我們要想辦法把它處理掉。如果蚊子不是太多的話,一般居家中常備的工具就是電蚊拍,通過電擊,很方便就把蚊蟲殺死了,這種方式的好處是沒有污染。有必要的時候我們也可以使用一些蚊香,比如盤式蚊香、電熱片蚊香,液體的電熱蚊香等,這幾種都可以用。有的地方可能很不容易做好防護,就需要這幾種蚊香,特別是有的孩子比較小,嬰兒,用蚊香的效果還是蠻不錯的。 另外,有時候蚊蟲太多了,我們要采取控制措施,要殺滅,日常中我們還是用殺蟲氣霧罐,一般是對著蚊子噴一下,效果比較好。 還有一個方法是我們在瘧疾流行地區常用的室內滯留噴灑,就是藥噴到室內物體的表面,墻面、門窗上,噴上以后,藥吸附在器物表面以后,蚊蟲落在上面,接觸藥物,累積致死。但這種方法一般我們自己家里不一定會用,因為比較專業,需要專業人員去處理。 剛才說了這么多方法,實際上,最最關鍵的一是做好水的管理,不要讓蚊蟲孳生,二是做好防,實在沒辦法,最后我們還要做好滅蚊。



[主持人:]現在我國的瘧疾防控工作是怎么推進的?



[劉起勇:]現在我們已經達到了瘧疾消除的階段了,并不是宣告我們這個任務就完成了,我們還需要一個過程,需要世界衛生組織給我們考核、認定,這個考核認定至少要維持三年沒有當地病例的狀態,這非常難。大家知道,我們國家傳播瘧疾的按蚊依然存在,我們每年又不斷地有幾千例輸入病例,那就會造成當地的繼發感染風險,蚊蟲叮咬輸入病例以后,它如果再去叮當地的人,可能就傳染給當地的人,一旦這個人發病,就看成是當地病例。一旦產生了當地病例,就宣布我們的瘧疾消除失敗,所以要維持沒有當地病例的狀態是非常難的。 現在我們國家為了維持當地人不受蚊蟲叮咬被感染瘧疾,花了很大力氣,一個是政府非常重視,各級愛衛會經常組織大家開展防蚊、滅蚊行動,預防瘧疾等蚊蟲傳染病的感染,這是政府這方面做的工作。另外,我國疾病系統各級疾病控制中心也在加強監測,一個是監測病例,一旦發現輸入病例,趕緊進行隔離治療,防止他被當地的蚊子叮咬,然后再去傳播。另外是要監測當地的按蚊的數量、分布,如果比較高的話,我們還要進行防蚊滅蚊,清除孳生地,來控制蚊蟲密度,防止它再傳播。 還有,我們國家在這方面還要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主要是針對我們國家輸出的這些人群,就是我們國家出去旅游、出去打工或者做生意這些人,特別是到非洲、到東南亞、南美洲這些瘧疾流行地區,讓這些人盡量不要被當地的蚊蟲叮咬,被感染。一是保護他們的健康,另外也避免他們感染以后回國,會造成國內人繼發感染?,F在政府和各級疾控中心、檢疫部門通力合作,來維持我國的瘧疾消除狀態,爭取盡早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的瘧疾消除目標。另外,這個狀態要長期維持下去,不是三年以后達到目標就完了,而是每年常態化地做好滅蚊、防蚊,防止瘧疾輸入到我們國家,引起當地的再次傳播和流行。



[主持人:]由此可見,瘧疾的防控是卓有成效的。



[主持人:]因為瘧疾是由蚊子叮咬傳播,回歸到蚊子,想問一下,剛才說到家里是怎么防護的,那么,城市里的積水我們是怎么清理的?



[曾曉芃:]剛才劉主任提到蚊子的孳生主要在水里,事實上在城市里面,因為蚊子的種類不同,所以蚊子生活的積水也有差別,最常見的有幾種,比如庫蚊,是污水型蚊子,伊蚊是屬于容器型的,傳播瘧疾的中華按蚊是屬于稻田型的,不同蚊子孳生的環境是有所差異的。 第二,講到滅蚊策略,我們有時候很形象地把滅蚊的策略形容成一個四層的金字塔,塔基就是公眾宣傳,公眾宣傳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讓大家了解蚊子有什么危害、蚊子主要孳生在哪兒。第三層就是孳生地的清理,我們想,無論何時何地,滅蚊的首要工作都是要把這些積水清除掉,有幾個具體的措施,大家可以參照。第一個,我們要求翻盆倒罐,主要是清除一些閑置沒有用的積水,包括一些暫時不用的容器,我們要求把它翻轉倒扣過來,特別是夏天雨水比較多,防止它不會有積水。第二個工作就是要清理衛生死角和垃圾,特別是綠化帶有一些衛生死角,有一些衛生死角存在一些塑料薄膜、一次性飯盒、一次性容器,只要有積水,這些地方都容易孳生蚊子。第三是管好飲用水和一些功能性容器積水,這些積水我們都要求要嚴密加蓋,建議大家五到七天換一次水,包括我們家里,大家經常曬一點水,為了澆花,這種敞露的水,我們也建議大家加蓋,防止蚊子在里面孳生。第四個,大家喜歡種植水生植植物,它的花瓶也是容易孳生蚊子的地方,建議大家五到七天換一次水,把內壁洗干凈,防止蚊子孳生。第五方面是治理輪胎,白紋伊蚊特別喜歡輪胎,事實上在我們日常的檢查中,只要有輪胎的地方,十之八九都會有白紋伊蚊的孳生。所以我們要把輪胎存放在避雨的場所,如果存放在室外,要求加一些防雨的布遮蓋,防止積水。第六是一些樹洞和竹筒積水,特別是在南方地區,雨水比較多,這些地方往往也是蚊子最主要的孳生地。所以公園、園林景點的樹洞、竹筒要用灰沙封堵,使它不再積水。這是幾個最主要的防止積水的措施。 當然,因為蚊子的孳生地眾多,這涉及到各個單位、各個部門,包括老百姓個人,我們想,可能大家都要采取行動,才有可能把孳生地的積水真正清理干凈,來降低蚊蟲幼蟲孳生的場所,減少幼蟲的密度。



[主持人:]很多人喜歡在陽臺種花,能不能科普一下,一些防蚊的植物有哪些?是不是可以種這些植物?



[曾曉芃:]確實,在自然界有一些植物是有一定驅蟲作用的,比如除蟲菊,夜來香、薄荷等等,有人認為在家里是不是種一些這樣的花就能把蚊子驅趕走?但從我們觀察的效果來看,現有的這些植物所散發出來的驅蚊濃度遠遠達不到驅趕蚊子的效果。所以我們認為,通過種植物來驅趕蚊蟲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主持人:]除了蚊子,我們市民外出踏青、旅游如何避免被害蟲叮咬?



[曾曉芃:]春天是大家郊游踏青的季節,除了蚊蟲以外,我們想,大家在野外郊游時候還有種蟲子特別值得我們注意,就是蜱蟲。蜱蟲是僅次于蚊蟲所能夠傳播很多疾病的病媒生物,比如大家所熟知的萊姆病、森林腦炎、蜱傳出血熱、蜱傳斑疹傷寒等等,都是由蜱蟲傳播的,包括這幾年在我們國家如安徽等地傳播的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也是由蜱蟲傳播的。 蜱蟲一般分為硬蜱和軟蜱,因為蜱蟲經常在野外的草叢里孳生,所以老百姓一般也把蜱蟲叫做“草扒子”、“狗豆子”,這其實就是蜱蟲的另外一個稱呼。 蜱蟲有幾個特點。第一,蜱蟲雌雄都吸血,它不是為了繁殖需要,而是為了生存需要。而且它吸血的時間跟蚊子不一樣,蚊子是吸完就走,如硬蜱叮上人以后,一般連吸幾天到一個星期,它吸血之前的體型可能只有一個芝麻粒那么大,吸完血以后,它的體型能增長幾十倍甚至上百倍,體型增長得非常大。 第二個特點,在我們國家,蜱蟲主要是在野外,在山區、郊外、森林里,一般是趴在草尖或者樹尖,一旦有人走過,它就撲到人的身上進行叮咬,一般比較喜歡在頸部、耳后這樣一些皮膚比較薄、不容易被發現、不容易被瘙撓到的地方。 蜱蟲的叮咬和蚊子不太一樣,蚊子叮咬以后一般馬上有感覺,蜱蟲叮咬以后,因為它不斷釋放麻醉劑,所以人體經常感受不到。我們經??吹接腥瞬弊雍竺嬉呀浻幸粋€蜱蟲在叮咬了,他以為長了一個東西,而不知道是蜱蟲趴在皮膚上吸血。



[曾曉芃:]還有,蜱蟲的口器呈倒鉤狀,叮完以后與皮膚連接非常緊密,我們如果生拉硬拽,很可能拉斷就把口器留在皮膚里了,這是被蜱蟲一旦叮咬以后,處理起來比較麻煩的一個重要原因。在野外,牛羊的身上、耳朵后面也經常有蜱蟲,幾十個甚至幾百個。 大家去郊外,特別是有蜱蟲的地方,要做好個人防護。我們建議大家穿長袖衣服,戴帽子,袖口、領口、褲腿要扎緊,最好戴上帽子,衣物穿光滑的,蜱蟲不容易附著,一旦有蜱蟲附著,也容易辨認。第二,我們建議在野外郊游的時候,特別是在有蜱蟲出沒的地方,建議大家對裸露的皮膚要抹一些含避蚊胺的驅避劑,對自己會有比較好的防護作用。第三,一旦被蜱蟲叮咬,我前面提到,蜱蟲的口器非常特別,如果我們處理不當,很可能會把它的口器留在皮膚里,建議大家,如果就近有醫院的話,一定要由醫生處理。如果實在離著醫院也比較遠,可能不能及時趕到醫院,我們建議可以用小鑷子輕輕地一點一點緩慢地把蜱蟲取出來,取的過程要特別注意不要把蜱蟲的口器留在皮膚里。如果帶寵物去郊游的話,回來的時候要特別檢查寵物身上是不是被蜱蟲叮咬附著上了,檢查的部位也是要注意耳朵后面、頸部、腋窩后面,是容易被蜱蟲叮咬的地方,要注意觀察。如果去過蜱蟲疫區,回來以后要注意觀察自己這一兩周有沒有發熱的癥狀,叮咬以后看是不是有紅斑,特別是有沒有游走性紅斑,游走性紅斑往往是萊姆病的一個特征。



[主持人:]針對嬰幼兒,如何選擇安全可靠的驅蚊產品?



[劉起勇:]針對嬰兒驅蚊產品的選擇,我們還是要比較慎重。第一個,我們推薦大家使用比較專業的驅蚊產品,所謂的專業驅蚊產品就是它有國家的農藥登記證,登記的驅避劑類里面專門有驅蚊產品類,都經過了嚴格評價,評價包括驅蚊效果要達到國家標準,還有毒理測定,基本上達到低毒或者微毒的水平才可以注冊,當然還會有其他很多嚴格的篩選試驗。這種產品經過檢測、論證,還有環境保護的要求,對人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針對兒童來講,特別是嬰兒,年齡特別小,皮膚也特別嫩,有可能會產生過敏反應,一般我們提議要先試一下,少量、局部試用,試用以后,如果確實沒什么問題再用。 市場上也有專門針對兒童的驅蚊產品,除了效果比較好以外,它還特別注意了對皮膚的刺激比較小,比較溫和,這樣對于兒童的效果就更好。 除了選擇專業性的驅蚊產品以外,還有很多比較傳統的產品還是可以考慮的,像花露水。有的花露水盡管達不到專業的驅蚊效果,但是它畢竟是有驅蚊的作用。我們剛才說的專業的驅避劑的驅蚊時間必須達到4小時以上的保護才可以,才能拿到注冊登記證?;端绕渌a品也有驅蚊效果,往往時間比較短,比如有半小時或一小時左右的時間。如果這樣的話,你特別要注意有多長時間,我們可以先拿成人去試有多長時間的效果。但是這畢竟不太準確,不太專業,個人用的時候往往把握不好。特別是在當地有蚊傳疾病的情況下,保險的話,我們還是去選用有登記證的專業的驅蚊產品。像我們經常去蚊傳疾病暴發流行的地區,因為我們是職業性的,哪兒有暴發、哪兒有流行,我們就去哪兒進行控制,我們也是經常用驅避劑的。一旦出去之前,我們也會對經常在暴露的部位,手、面部、脖頸、腳等暴露的部位都要涂驅避劑。涂了驅蚊產品,一般我們在野外工作的時候都是3個小時就再涂一次,這樣保證驅蚊效果。因為有的產品說是4小時以上,但往往由于種種原因,在現場實際不一定能達到4小時。還有,我們在工作的過程中使用的驅蚊劑可能會被抹掉,比如不小心接觸其他物體的時候被抹掉了,很難保證是4個小時,所以一般我們3個小時就得考慮是不是再涂一次。我們經常去非洲、中國南方登革熱暴發或者瘧疾流行的地區、寨卡病毒病流行的地區、黃熱病流行的地區,我們的防護是非常嚴格的,但是效果也確實很好。我們涂了以后,也沒發現有過敏的現象。但是不可避免的是有的人是過敏體質,特別是嬰兒比較敏感的,要特別小心,先局部去試,試了以后沒有反應再使用。 另外一個注意事項是涂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涂在眼睛、嘴的部位,尤其是嬰兒,他有這個習慣,就是想動一動,可能會引起一些刺激。畢竟有的驅避劑會有一定的毒性,可能趨近于無毒,甚至現在有無毒級的或者低毒的,但畢竟有的還是有這種風險,使用劑量還是要注意,不要直接進口或者進眼睛等部位。



[主持人:]現在有很多所謂純天然的DIY的驅避劑,究竟管不管用呢?



[劉起勇:]現在說起純天然產品,是很好的概念,從綠色、環保的概念,是很多人想采用的,特別是一些商家在推廣,有的甚至在炒作這個概念。但是確實很難判斷,一般人群是很難去判斷的。比較好的還是我們推薦的,就看看它有沒有農藥登記證,如果有農藥登記證,就說明它已經是評價過的了?,F在純天然的產品能達到4小時以上的很少,但是也有。如果沒有登記證的話,我們一定要小心一點,至少是它可能達不到國家標準,作為農藥登記證的嚴格要求,至少得達到4小時以上的保護時間。



[主持人:]怎么區分有沒有經過國家農藥登記呢?



[曾曉芃:]商品上面都要求標上農藥登記證號、生產許可證號、產品執行的標準號。



[主持人:]北京作為首都,開展了哪些群眾性的愛國衛生運動?



[曾曉芃:]北京這幾年圍繞著病媒生物開展了幾項比較大的愛國衛生運動或者說大的公共衛生行動,最主要的是我們在2009年和2012年開展了兩次百萬戶滅蟑行動。大家知道北京居民家里的蟑螂侵害率一直非常高,很多市民家里反映蟑螂危害很嚴重,在我們監測最高的時候,北京居民家庭蟑螂的侵害率曾經達到百分之三十多,所以北京開展了兩次大規模的滅蟑行動,每次滅蟑的效果都能達到90%以上?,F在我們監測,北京居民家庭蟑螂侵害率基本上維持在10%-15%之間,跟原來相比大幅下降。 從今年開始,北京的重點也將放在滅蚊上。今天的話題說到蚊子,蚊子的一個主角就是白紋伊蚊,北京疾控也在持續關注白紋伊蚊的情況,也在不斷監測。這幾年的監測表明,白紋伊蚊在北京的構成比在逐年升高,由原來的3%、5%、7%、8%,到去年首次突破了10%,所以北京白紋伊蚊構成比的增長對北京的蚊傳疾病,特別是登革熱的防控應該說風險增加了,所以北京今年夏天會組織開展一些次規模比較大的滅蚊活動。在這里,我們也希望廣大北京市民積極參與這次滅蚊活動,真正做到人人動手、人人清除自己身邊的積水,為北京這次滅蚊活動取得比較好的成效做出自己的貢獻。


[主持人:]感謝兩位嘉賓的參與和精彩發言,本期訪談到此結束,咱們下期再見。


來源《國家衛計委官網》


文章分類: 行業動態
分享到: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