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重解決優質醫療資源供求矛盾突出、群眾就醫負擔較重問題發表時間:2017-04-27 00:00 著力解決看病難 部分三級綜合醫院全年實行無假日門診 指導醫院合理調配醫療人力資源,動態調整醫務人員輪休,返聘部分退休職工,逐步推行醫院雙休日門診,以適應群眾利用休息時間看病就醫的需求,有效分流醫院日常門診就診壓力。 開展社區24小時全天候服務,從7月1日起,將在城八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試點24小時服務。試點區域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周一到周五延長門診服務時間至20時,社區衛生服務團隊保證“健康通”手機24小時通暢,有條件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24小時醫療應急處置服務。逐步推行家庭醫生式服務、山區巡診服務等新模式。 三甲醫院對口支援郊區縣建立區域醫療中心 今年,組織城區11家三甲醫院對口支援10個郊區縣的11個區域醫療中心,重點支持心腦血管意外、創傷和急重癥搶救等學科建設。根據具體情況,部分二級醫院將轉為區域醫療中心、特色??漆t院、老年病醫院、康復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劃歸三級醫院。加強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兒科設置。 著力解決看病貴 醫保報銷比例大大提高 北京醫改方案大大提高了醫保醫療費用的報銷比例,職工住院大額醫療互助報銷比例由70%提高到80%,社區門診醫療費用報銷比例由70%提高到90%。流動人口首次納入醫療保障體系范圍。 “一老一小”和無業居民醫保門診報銷標準將統一 在醫改方案中,增加了“將學生、學齡前兒童和無業居民門診費用納入醫保范圍”。整合后,政府補助標準、參保繳費時間以及門診報銷的比例和限額等都將統一。據悉,相應標準將在9月前出臺,明年將研究整合城鎮居民和新農合制度。 醫療費用超一定數額可“二次報銷” 北京市將研究建立醫療費用兜底的長效機制,當個人負擔額超過一定數額后,通過“二次報銷”方式,解決職工大額醫療費用負擔重的矛盾。對于個人負擔額的認定,要根據個人收入狀況、醫療費用負擔情況等綜合考慮。 將新增報銷藥品400余種 今年將出臺新版醫療保險藥品報銷目錄。新版目錄實施后,報銷藥品將新增400余種。據介紹,新出版的醫保藥品報銷目錄,將國家新增的418種藥品全部納入。調整后的目錄藥品將達到2400余種。同時,還將對180余項臨床治療必需、技術成熟、應用普遍、價格合理的診療項目進行論證和專家評審,納入醫保報銷范圍。此外,北京市醫療保險門診特殊病的范圍將進一步擴大,新納入血友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肝移植后服抗排異藥3種門診疾病。 50種疾病年內試點打包付費 今年將積極探索按病種付費、按人頭付費、總額預付等多種基本醫療保險付費方式。將在兩家三級醫院啟動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制度改革試點,并選擇50個左右臨床路徑明確的疾病開展按病種付費試點。2011年,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向北京市三級醫療機構推廣。 醫療服務價格將逐步規范 研究制定醫療服務價格管理辦法,進一步合理確定醫療技術服務、醫用耗材和大型設備檢查的價格,改進醫療服務收費方式,逐步規范現行醫療服務價格項目。
文章分類:
行業動態
|